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 โพธิปักขิยธรรม๓๗ "
又作三十七菩提分法,為四聖諦道諦的仔細開展,分成七類,總計有三十七項。

壹、          四念處,又作四念住:身、受、心、法。
身念處,觀察身體為不淨物。身體內外,污穢充滿,沒有乾淨之處,故觀身不淨
受念處,觀察感受,感受就是苦樂的感覺,快樂從痛苦的因緣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樂,世間並無實在的快樂,所以觀受為苦
心念處,觀察心念的無常,念念生滅,更無常住之時,故觀心無常
法念處,觀察法的無我,法為除上三者所余的一切,法無自主自在之性質,所以觀法無我

貳、          四正勤,又作四正斷。
()已生惡令永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

參、          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欲、精進、念、思惟
肆、          五根:信、精進、念、定、慧
伍、          五力:信、精進、念、定、慧
陸、          七覺支:擇法、精進、喜、輕安、捨、定、念
柒、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正見:又作諦見。相對於妄想而言,指的是正確的佛理知見,特指具有佛說為人悉檀佛法的四諦知見,也就是佛教對於世間諦理的如理如實智慧。

正思惟:又作正志、諦念。指正確思維,以引發起產生如理如實的智慧。特指離開世俗的錯悟分別,離開邪妄迷謬,而作佛教的純真的智慧思索,即指聞、思、修、證的第二階段。

正語:又作正言、諦語。指純正淨善的語言,合乎佛法的言論。也就是不妄語、不慢語、不惡語、不謗語、不綺語、不暴語,遠離一切戲論。

正業:又作正行、諦行。指正當的合乎佛教的活動、行為、工作。也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作一切惡行。

正命:又作諦受。指正當的謀生手段,即按佛教的標準謀求衣食住行的必需品,遠離一切不正當的職業。

正精進: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治。謂正確的努力,止惡修善、去惡從善,自覺努力、令未生之惡心不生,已生者令斷;使未生之善心生起,已生的善心臻於完善。

正念:又作諦意。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由聞熏正見離開妄想起始,進而思惟修行正法,除去不如實不如理的妄想分別,精進正行努力不懈,憶持正法,明記佛法,念念不忘進修佛教真理。

正定:又作禪法諦定,有別於外教法的禪定修證,而特別要求佛弟子對佛法要有堅定不疑的定見見諦。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而發起了正念定見,對於如實如理佛法決定不疑,而正身端作,專心一志,身心寂靜,深入一心,精進禪法與禪定的修證。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2)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佛在破了五蘊十八界的執見後,便續破十二因緣的執見。十二因緣是佛教的基本道理。根據經典的記載,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時,就是觀這十二因緣。十二因緣說明有情流轉生死的前因后果,在此流轉中唯是煩惱、業行及苦果(即惑、業、苦)﹔它們相依,因緣生滅的相續流轉,使到我們感受到有個人生的過程,有一個生命在生死輪回﹔實際上這其中無有主宰者、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
十二因緣又稱為十二緣起支。此十二支互相為因果,因為一個因緣升起,而造成另一個因緣也生起。
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
第一重因果:過去因到現在果。
過去因有二:
無明,即過去迷惑。,即過去造業。
現在果有五:
.名色六入
現在因有三:

未來果有二:
老死
十二因緣就是因為有無明,所以有之造作﹔因為造業而入胎,故有入胎之識﹔因為入胎,名色就展開活動,它擴展、擴大,就產生了六入﹔胎兒的六根圓滿后就出世,然后與外面的境界接觸﹔根、塵、識和合產生觸的心理,有了觸就產生受,過去我們貪愛的業習就會引發出來,愛即生﹔愛加深就有取,使我們希求它再來、再有,就形成了有﹔有將來的業,促使我們再來生,再來死。這十二因緣就是有情眾生的流轉生死的前因后果,它的流轉并不是直線式,而是一個輪轉。既是過去的無明,造成現在的受﹔現在的無明,就是愛、取﹔現在的愛、取,就是下一世的無明,它一直循環不息,周而復始。在十二因緣中,我們要知道有迷惑,因迷惑而造業﹔造業后我們就要受業的果報--苦果。在受苦果的當中,我們繼續迷惑,繼續造業,造業后又再受報,這樣的循環作用,稱為十二因緣的流轉。 。
無苦、集、滅、道 苦、集、滅、道即四聖諦。巴利文聖典所載四聖諦的最早記錄之一,據說是如下簡單內容﹕「此即是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約言之,五取蘊是苦。此即是苦集聖諦--帶來後有,喜貪所伴,而隨處悅喜之愛欲,指謂欲愛、有愛、無有愛。此即是苦滅聖諦--即謂無有愛欲殘存之滅盡、捨離、解脫、無執著。此即是苦滅道聖諦--即謂八支聖道,乃指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而言。」
如果我們把小乘佛教的三法印包括在苦諦之中,則可以說,由於世間凡夫未能了透「諸行無常」與「諸法無我」的真諦,因此才會產生「一切皆苦」。這裡所說的「苦」,不但指謂八苦 (生、老、病、死等四苦,另加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與五陰熾盛苦)
苦諦不必限於苦的現實,一般指謂事物缺失理想的無自覺狀態的現實(世界),因此不必限於苦。然從宗教的立場,尤其從佛教的立場去看,世俗世間無有理想的無自覺狀態即是苦。」。集諦則說明「一切皆苦」的原因或理由,苦、集二諦合起來說構成流轉緣起,即以十二因緣 (無明名色六處老死及憂悲苦愁惱)。 十二因緣之中,「()愛」是當前容易辨認的生死流轉主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在「無明」,又稱「根本無明」。
滅諦指謂「涅槃寂靜」,最早的原義很可能是「貪欲的壞滅,瞋恚的壞滅,愚痴的壞滅」,亦即貪瞋痴三毒的消除滅盡(nirodha),此一解脫境界亦稱「不死」(amata)、「彼岸」(para) 或「無為」(asankhata)。涅槃即不外是滅盡(一切有)漏、自知、自證、體得心解脫與慧解脫於現法。滅諦(及與其他三諦所成的四聖諦)並不是所謂「永恒不變的理法」,而不許多元開放的種種可能詮釋。
如說滅諦與道諦構成還滅緣起,則前者所指的涅槃解脫,即是佛教的理想境界或目標,後者則指達到此一境界或目標的修行實踐必需手段或進路,即指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而言,八正道又可以分別歸類於戒定慧三學,而整個道諦的根本旨趣,亦可以用釋迦成道之前已體現到的不苦不樂的「中道」。
故然苦集是世間法滅道是出世間法而在世間法中了悟道理不為世間法束縛便是出世間法此四諦法亦是顯出因緣的道理其中無實性故說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無智亦無得:智是能得,得是所得,一個能得的我,一個所得的法,這是二元,不契不二法門。一涉及到二,就背離了佛法的宗旨──不二。有能有所、有生有死、有得有失……都是邊見,是二分法,不是不二法門。
智是能觀之智,得是所證之理。無智是能觀之智不可得,無得是所證之理亦不可得。能觀是空,所觀之境界亦是空。此義很深,凡是熟讀楞嚴之人多少能體會其義。在 楞嚴會上,富樓那尊者向世尊提出一個問題,即無明到底從那裡來的?世尊對他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一語道破。有智即無明之根本,如有能證之智,有所證之理,能所未亡,無明即不能斷絕,所以無智才是真智,無得才是真得,得的是究竟圓滿的自性,能證之智也沒有了。一切法自相皆空,能取所取,能證所證,俱不可得。佛說法是對治我們的毛病,因眾生執著一切法皆有,以為一切法相皆是真實。從此錯誤的觀點產生錯誤的想法與作 法,即分別執著,有取捨得失,此皆屬空相。佛說空確是事實真相,並非假設,使我們了解事實之後,知道諸法空相,於一切法的幻想、分別、執著,便可一切放下,執有之病即可消除。但是空也不能執著,空也不存,此說到究竟處。智得也是緣生之法,亦為自性,亦不可得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菩薩,梵語菩提薩埵(bodhi-sattva)的簡稱,意譯為覺眾生、道心眾生,即發願追求無上菩提、利益眾生、修諸波羅蜜行,且相信一定成為「當來佛」的大心眾生。印度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四〈大智度初品中菩薩釋論〉﹕
問曰﹕何等名菩提,何等名薩埵。答曰﹕菩提名諸佛道,薩埵名成眾生或大心。是人諸佛道功德盡欲得,其心不可斷不可破,如金剛山,是名大心。如偈說﹕一切諸佛法,智慧及戒定,能利益一切,是名為菩提。其心不可動,能忍成道事,不斷亦不破,是心名薩埵。復次稱讚好法名為薩,好法體相名為埵。菩薩心自利利他故,度一切眾生故,知一法實性故,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故,為一切賢聖之所稱讚故,是名菩提薩埵。所以者何﹖一切諸法中,佛法第一。是人欲取是法故,為賢聖所讚嘆。復次,如是人為一切眾生,脫生死者,故索佛道。是名菩提薩埵。…… 問曰﹕齊何名為菩提薩埵。答曰﹕有大誓願,心不可動,精進不退,以是三事,名為菩提薩埵。復次有人言,初發心度一切眾生,作願言我當作佛度一切眾生。
這裏的意思應是修行的人,根據這種般若波羅蜜多的作用,內心的活動便再沒有障礙。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根據十地經中,有煩惱的眾生有五種恐怖;
不活畏,即生活不安的恐懼
惡名畏,即害怕得到壞名聲的恐懼
死畏,即害怕死亡
惡趣畏,即死後墮生惡趣的恐懼
怯眾畏,即自卑
這裏的意思應是由於沒有障礙的緣故,便消除了種種的恐懼。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根據大品般若經,顛倒有三種;
顛倒,即對境象產生錯誤的認知
顛倒,即對所知產生錯誤的見解
顛倒,即產生前兩者的心識,即是虛妄
涅槃是梵文nirvana的音譯。本是熄滅的意思,在梵文中,是用來借喻煩惱之火熄滅、生命不再受縛,不再輪迴而得解脫。即是四聖諦中的滅聖諦涅槃應是依是四聖諦教,修行道諦,斷集諦所說的一切煩惱與業,不再有苦諦所說的世間苦果,而證入滅諦所說的諸漏已盡的阿羅漢果的最高存在境界。
這裏的意思應是因為消除了種種恐懼,便可以超出一切不真實的了解,從而進入涅槃的境界。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亞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去,現在,未來,稱為三世。此句意思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十方諸佛皆是依般若波羅蜜多之故,得到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梵語音譯。阿耨多羅意譯是無上,三藐是正等,三菩提是正覺,全稱作「無上正等正覺」。此乃無以上之的大覺情唯佛可得其餘聲聞等聖者皆不能達至。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大神咒是偉大的咒語;大明咒是大智慧的咒語;無上咒及無等等咒是超過一切,無與倫比的咒語。用白話文重寫,便是;般若波羅密多是偉大的咒語;大智慧的咒語;超過一切,無與倫比的咒語。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用白話文重寫,便是;它能此息一切苦痛,因為它是真實及不虛妄。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唐玄奘法師有五不譯;
祕密,二多重意義,三無意義,四古時已有意義,五咒語
這句便因為是梵文咒語,他便只用音譯。
用白話文重寫,便是;以下便是通過般若波羅蜜多時所說的咒語。
去罷!去罷!到彼岸去罷!完全的到彼岸去罷!要覺悟!謹願!
我們解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時,往往有誤解,可能是我們對淨土行門有誤解,以為經是用來唸,不是用來解。大乘初期的般若思想,是以《阿含經》為基礎,做進一步的發展。原始佛教是要面對人生問題據雜阿含經的記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事實上,空義在《阿含經》中已出現,但多以十二支緣起闡明我空(人空),並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說明有情個體之中,沒有自我的自性存在,多局限於有情生命流轉的說明。直至《般若經》的出現,空義始擴大到因緣所生的一切法,實無自性的存在,一切法空(人、法二空)的思想,始成大乘佛法的特色。
小乘佛學,已教人認識五蘊皆空的道理。而小乘成實宗亦有人空觀及法空觀兩種觀。前者是觀人我皆為五蘊的假和合,即是此五蘊是由各種因緣組合而成,無一為人我的絕對獨立存在本質,由是不見有其真實。後者是認為五蘊諸法有假命,無實體亦無獨立恒常存在。但要充分了解諸部般若則必須要了解龍樹菩薩所著的中論。
不過,《般若經》的論空,大都是直截了當地說明空義(主要是空義的實踐),少有空義的論證,故哲學思想的成分很淡。及至龍樹菩薩《中論》一出現,始真正有系統地證立空義的理論,以論的形式針對不同主題作不同的論證,充滿了濃厚的哲學色彩。所以,龍樹菩薩的中觀學強調空的立場,確實繼承了般若思想。龍樹菩薩透過《中論》對各種不同論題的嚴謹論證,證立《般若經》中所述的種種義理,奠定了初期大乘佛法空義的思想基礎,也因此空義形成後來大乘佛教各宗派的共通思想,故天台宗說龍樹菩薩一系的中觀與般若為「通教」,其因即在此。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以說是諸部般若的撮要。它最早在中國流傳,應是在公元四世紀前後,姚秦時,鳩摩羅什所譯出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咒經。鳩摩羅什師傳龍樹菩薩,因此,可以相信,鳩摩羅什編譯諸部般若時,會深受龍樹菩薩的中論思想影響。個人覺得,如果要理解心經的思想,絕不可能不對般若經的源頭,即《阿含經》;及空的釋義,即《中論》等作出研究。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1)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 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 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 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 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 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般若心經全篇的主旨,是描述空。在內容上,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指出,空是在修練中體現在一般經驗中。凡夫只看到種種生命現象,亦即是五蘊。
第二段是破解自原始佛教所成立的代表存在概念。這些概念可分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解扣。
第三段是通過十二因緣、四諦的解扣,及研究客觀存在的性質問題如色蘊及六境等,解釋五蘊不實的狀況。心經沒有交代生命現象是空的理由,而是破斥它們的存在。先破五蘊中的色蘊及其餘四蘊,再破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聖諦的實踐。
個人覺得要了解心經,應從天台宗五時八教之判教開始。根椐天台宗的闡釋,所謂五時是根據所說的經立時間;其一是華嚴時,是指釋迦初成正覺,於最初的二十一日,向大乘菩薩眾及天人等說法。講述自證的境界,即華嚴經。
其二是在釋迦認為自己所說的法,只利利根眾生,便花十二年的時間,於鹿野宛說四含等經。其意在誘導小機鈍根,所說即小乘佛法。
其後八年,釋迦說維摩楞伽等經,即復說大乘佛法。從小乘轉入大乘稱為方等時。
後十二年,釋迦說般若經及諸部般若,乃進大乘佛法的深法。
最後八年,釋迦說法華經,並於圓寂前以一晝夜說涅槃經。
以時代說,心經及諸部般若,應是天台宗五時中之第四時的說法。但在解讀心經時,難免要了解其餘四時的思想。
般若
般若是梵語大智慧的音譯。是通達智慧的意思。
波羅蜜多 華語是到彼岸的意思
般若波羅蜜多是說般若如船,能將眾生有情從生死輪迴的此岸,渡到不生不死的涅槃彼岸。
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有兩種意思。
其一是觀世音菩薩的別名。因為觀音菩薩無論是自利或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而自在即是進退無
的意思。
其一是觀一切法很自在的意思。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華語是覺有情,即是覺悟有情的意思,也就是上求佛果和下化眾生的大聖人。這裏引用第二雒解釋。
菩薩是以菩提圓滿為目的,非加一番勇猛精勤的修行不為效。從正義言,唐代諸大譯家均將菩提譯為覺,薩埵為有情,有情是總指一切有意志及思想感情的生命。如發
了上佛覺之志願的有情,方可稱為菩薩。若未能真正發起上求佛果的心願,無論他有多大的福報或神通變化的能力,都不可以稱為菩薩。
坊間有傳,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可能是因為兩者梵文讀音差異不大。觀自在菩薩的梵文全名是(Ary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而心經的另一早期版本中,鳩摩羅什便將此段梵文譯為觀世音菩薩(Avalokita svara)。事實上觀世音菩薩與觀自在菩薩,應是有不同的德性。由觀世間之苦而尋聲救度稱為觀世音,從自己修養上得到大自在則稱為觀自在。
觀自在是否即觀音菩薩自古已有爭議。中文譯本的觀自在與梵文譯本出現差異其中一個可能是唐以前,譯經的學者多數將觀世音與觀自在互通。例如,據晉時譯出的大方廣佛雜華嚴飾經中在描述人死前的情況便有;
.....
即見阿彌陀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
但在玄奘法師譯出的藥師琉璃如來本願功德經中所描述人死前的情況便有;
.....
有八大菩薩,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
當中可見,唐以前,觀世音菩薩與觀自在菩薩可能是通用。

根據華嚴經說,人地菩薩有十種自在;
. 壽命自在,二. 心自在,三. 色自在,四. 業自在,五. 受生自在,
. 勝解自在,七. 願自在,八. 如意自在,九. 法自在,十. 智自在,

如果我們再研究般若經,便會發覺觀自在菩薩可能真的不是觀世音菩薩
經云﹕「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色不與薩婆若合 (藏譯﹕不以薩婆若合色),色()不可見故﹔受、想、行識亦如是。眼不與薩婆若合,眼()不可見故﹔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色不與薩婆若合,色()不可見故﹔香、味、觸、法亦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相應者,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將心經與般若經比較,便可發覺,觀自在菩薩應是指修為極深的菩薩,即菩薩摩訶薩。
而據佛經所示,十地菩薩之狀況:
(一)歡善地:捨異生性(眾生性)得聖種性,證二空之理, 利益自他生大歡喜。 (二)離垢地:成就淨戒,遠離諸犯戒之垢。 (四)發光地:成就勝定大法(三摩缽底等),發生無邊妙慧 (聞思修三慧)。 (四)焰慧地: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發出智慧燒去一切煩惱。 (五)極難勝地:真智(根本智)與俗智(後得智)二者皆現前互相圓融,且了知二者非一非異。 (六)現前地:觀十二緣起,善能得染淨無分別。現前即此無 分別之最勝般若現前之義。 (七)遠行地:住於無相,遠離世間與二乘之有相行。此地有 「七地沈空難」之危險,易落入「木頭空」,此乃渡生與菩提 均無功用之偏見。 (八)不動地:無漏之無分別智不用加行自行現前,不為一切 煩惱與有相功用所動。 (九)善慧地:成就四無礙解,遊十方說法無礙之義。 (十)法雲地:大法智遮一切惑障,如空中現出大雲作大法雨 之義。
如按十地經的解釋,觀自在菩薩應是指七地以上的修行者。七地以前的菩薩,因為觀智未成熟,未能自然地修習無相觀。而離開第七地後,便能自然任運地修習無相觀。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行即執行的意思,這裏是在修行到達涅盤超脫生死的智慧的時候。
照見五蘊皆空 觀照是用心光向心中看,向心中照,是一種修慧的方法。蘊是積集的意思。
據大乘五蘊論:
如薄伽梵略說五蘊。一者色蘊。二者受蘊。三者想蘊。四者行蘊。五者識蘊

五蘊是色、受、想、行、識等五種。色是一般說的物質,變礙為義,是地水風火四大種所做。佛典中地水火風等四大種與通俗之地水火風有很大的區別。佛典中此四大種能產生一切事物,能生一切色法之物,乃帶數持業釋也。此四大種眼識弗見,與現時我們的定義大不同
受是感受,領納為義,其中包括苦,樂,捨三受。想就是想像,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取種種相,作種種想。行是行為或做作,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識是了別的意思,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在此五蘊中,前一種是物質,後四種是精神,是構成人身的五種原素。五蘊皆空是色、受、想、行、識,因色是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識是由妄念、而生,故五蘊諸法,如幻如化,從因緣起,本無實性,當體即空。
這句的意思是發現人身一切事物,均是虛幻不實。
渡一切苦厄 是超脫一切苦的意思。依據梵本心經並無此句因此可能是玄奘法師依照般若空觀的精神潤增。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有兩個解釋。其一是靈骨,是由修戒定慧之功德結晶而成。其一是釋迦牟尼的弟子,即舍利弗。舍利是鶖鷺,舍利子的母親眼似鶖鷺,固名為舍利弗。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稱,梵文 Sariputra 的音譯。或譯作鶖鷺子、舍利子。初從六師外道的刪闍那毗羅胝子出家,後因聽到馬勝比丘說因緣所生法的偈頌,改學佛法。由於他持戒多聞,敏捷智慧,善講佛法,因此很快成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色在這裏,是泛言物質現象。根據原始佛教的解釋,色是指肉身;空是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無實體,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實的意思。
這裏是告訊舍利弗五蘊皆空,全是不實的道理。全句的意思,應是生命的肉身與空的存在沒有分別;空的存在與生命的肉身也沒有分別;因此,空與其餘四種生命現象也沒有分別。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諸法是一道理和事物的意思。空相是諸法皆空的相狀。因緣生的事物,均沒有自性,此即空的相狀。不生不滅是不生也滅,是常住的別名,也是永生的意思。垢是煩惱,淨是沒有煩惱;也是清潔與污垢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所有事物都是沒有自性,是真空的。因此所以事物都不存在自身的存在與滅亡,亦不會有所增減。以上六(),分別組成三對,都是描述空的狀態。由於一切現象都是空的狀態,所以沒有存在主體,沒有主體便沒有生、滅、垢、淨、增、減的活動。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這裡是說明;處於空的狀態就沒有真實的肉身現象亦沒有其餘四種生命現象。
無眼、耳、鼻、舌、身、意。 此句經文是由前句「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承貫而下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能生者謂之「根」,根能生枝葉,眼根能生眼識,耳根能生耳識,乃至意根能生意識。六根中眼、耳、鼻、舌、身五根是身體所具有的生理器官,是由物質組成的,是有相的,故為色根。意根屬於思想、精神作用,是無相的,故為心根。佛教以之代表自我活動能力,但從空的角度,都不能說根有自主性。身體既是四大假合之體,空無所有,因此六根亦無有。身體包括這五根生理器官,是因緣和合而有,緣生性空,無自性、無實體,故云「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色、聲、香、味、觸、法是對應六根而言﹐又叫六塵。此句是六塵皆空之意。塵又名為「境」,能染汙心性,猶如塵埃一樣,使其本來面目由於六塵所蓋而無法顯現。萬有諸法雖多,均為四大所顯。一切有情,歸納起來不外乎「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謂色塵者,就是眼根所對、四大所顯的情器世間中,一切以色相為體的境;聲塵者,即是耳根所對、四大所顯的情器世間中,以聲響為體的境;香塵者,則是鼻根所對、四大所顯的情器世間中,以諸氣味為體的境;味塵者,則是舌根所對、四大所顯的情器世間中,以諸味道為體的境;觸塵者,則是身根所對、四大所顯的情器世間中,以接觸感受為體的境;法塵者,乃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每一根對境時,意根也隨之而加以分別。每起一根,意根則同時相應分別而起之,由此而生色聲香味觸法。倘若五根對境時,意根不起分別,則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則無色、聲、香、味、觸、法也。猶如鏡照諸物,物去鏡空,物來鏡映。因此,前五根對境時,意根不隨之分別,那就是現量而不是比量。若不執、不住五根所對的幻化之相,此乃無相之境。由此六根已空,則無六塵。故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此句是無眼界,無耳界,無鼻界,無舌界,無身界,無意識界的簡化說法。界﹐解作「識」﹐所以也可以說成是無眼識乃至無意識識。六根、六塵既空,六識也空無所有。因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屬於心法,它的產生必須是內依根、外和塵(境),根塵相對,並分別其領受的形象,由此集合而產生了識。單方面孤立地是不會產生識的。比如:單獨一根或一塵,或是前五根對五塵不加分別,則不是識。眼根對色塵則生眼識,故名眼識界。其他亦復如是。六根、六塵、六識合稱「十八界」。六識如同六根、六塵一樣,都屬於眾緣和合而生。緣生性空,皆非實相,均屬夢幻泡影,都是我人真性光中的幻影,心光之影像,均是影子,均生滅無常,當體即空無所有,故稱為「無」。「無」是諸佛妙有真空的體性。這真空妙體,並非佛所獨有,凡夫也同樣俱足。「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一句是省略之詞,十八界不一個個地說出來了。「界」乃界限之意。無眼界,則是無眼識界限。內六根、外六塵、根塵相對生起六識,故名十八界。本來沒有界,皆因著相,故而有了界。

監修宮 神職位安座奉請詞

神職位安座奉請詞
入厝:開一個火發傢伙,天有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有地支: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為中華民國XX年農曆歲次XX年月日時,恭請金駕…入新厝年年富,進入大廳金銀財寶滿大廳,進喔!(進喔!)發喔!(發喔!)
安座:肅立莊嚴,向廳頭觀世音菩薩一禮,母令 玉旨,奉請香煙沉沉應乾坤,燃起清香透天門,金鳥奔走如雲箭,玉兔光輝似車輪,南辰北斗滿天照,五色彩雲鬧紛紛,紫微宮中開聖殿,桃源玉女請神仙,千里路途香伸請,飛雲走馬降來臨,拜請本壇三恩主,列聖金剛眾諸尊,玄天真武大將軍,五方五帝顯如雲,金山雪山二大聖,扶駕本門徒來開口:
指點著台灣省(地址......)為中華民國XX年農曆歲次XX年月日,為座XX大利年,神職位的調整,恭迎聖駕鎮守:向東方甲乙木的神職府交簿官速速降臨,賜你的學生學女…;向南方丙丁火的神職府交簿官速速降臨,申請到你的學生學女…補財補運發傢伙;向西方庚辛金,歷經最久廳頭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司命灶君、福德正神、金駕…恭迎你入新厝年年富(神職位調整大發揮),鎮守安座年年興,向北方壬癸水的神職府交簿官速速降臨,接受到XX年度入新厝(神職位調整),賜你的學生學女…平安富貴,在中央戊己土,地靈真氣生萬物,福地福人居,其人居福地者,為一世一代接受著入新厝(神職位調整)並賜補財補庫保平安代代金榜題名。恭迎本縣市玉皇上帝,三官大帝,天官賜福,恭獻紅圓賜一家大小平安團圓,恭獻發稞賜年年有財有庫補財補庫發傢伙,恭獻五果旺就來、來就旺,賜年年好,賜你的學生學女,有理智,有智慧,正統人和,修合道壹家圓滿…銀財寶燒化,一敬禮,二敬禮,三敬禮,禮成。
一香落爐神職知,六六大順(有喔!);二香落爐申請神職(有喔!);三香落爐恭迎各神職(聖駕)鎮守大發揮(大發揮喔!)
歷代祖:再渡紅塵,奉香報報表,向廳頭觀世音菩薩報告,XXX家歷代祖調整,將他的舊厝換新厝,舊爐換新爐,恭迎XXX家歷代祖先,中午會餐,自由顧子孫平安,恭請廳頭觀世音菩薩作主,一敬禮,再敬禮,三敬禮,禮成。
拜灶君:肅立莊嚴,向九天司命灶君一禮,母令 玉旨,在中華民國XX年農曆歲次XX年月日,奉香恭請九天司命灶君速速降臨,有德能生火;無私可達天的九天司命灶君,今日你的學生入新厝(神職位調整),一家大小的平安,大電小電、大灶小灶、電爐瓦斯爐、水火電源,都是你的蓋管;
恭請東方甲乙木的九天司命灶君速速降臨,賜你的學生學女元神光彩,事業順利,一家圓滿,賜福;南方丙丁火的九天司命灶君速速降臨,賜你的學生學女有財有庫補財補庫發傢伙;向西方庚辛金九天司命灶君速速降臨,賜你的學生學女根基堅固,恭迎你鎮守普照代代興;北方壬癸水的九天司命灶君速速降臨,賜你的學生學女無論大電小電、大灶小灶、電爐瓦斯爐、水火電源,都是你的蓋管,請賜平安富貴;在中央戊己土,九天司命灶君速速降臨,賜你的學生學女代代金榜題名,正統人和,人生得信忠正果,修合道壹家圓滿。
點燭點光明,恭獻紅圓賜一家平安順利團圓,恭獻五果賜年年好,金銀財寶燒化,一敬禮,再敬禮,三敬禮,禮成。
福德正神:肅立莊嚴,向福德正神一禮,母令 玉旨,奉請福德正神,登天達地出遊行,鎮守風儀為四正,役慟宅舍人安寧,招財進寶有餘慶,凡事祈求皆有應,千災萬禍永不生的福德正神速速降臨,奉香恭請東方甲乙木的交簿官,恭迎福德府聯誼會,賜你的學生可以領導XX公司的進步發展…來賜福;向南方丙丁火,申請XX年度,海內外國際貿易事業工作,新舊客戶,趕緊來補財補庫發傢伙;向西方庚辛金的福德正神,你的眾學生在公司的上班,可以誠心敬神永賜福,庇佑公司的進步發展可資財,恭迎你鎮守安座代代興;向北方壬癸水,年年風雨巡,年年颱風雨的交簿官,可以在XX年度趕緊大電小電、工人上班下班全部祈求平安富貴;在中央戊己土,地靈生萬物,福地福人居,為台灣省中區無極天道監修宮,是在九龍聖地大道無為,眾生參拜應得無形的財產;五旨總廟清淨壹真,眾生修心養性學道真理,應修有天曹的天理;應修有地曹的地理;應修有修心養性學道真理的道理,恭迎福德正神你,福降自天惟守正,德能配地合稱神;(福而有德千家敬,正則為神萬世尊),可以在中華民國XX年度XX年太歲XX星君,補到XX公司的年頭運,補到XX公司的年尾運,可以補到海內外國際貿易事業工作,補財補庫,保大大小小有精神,上班下班的平安,補到四時添財添運,眾學生恭獻敬果四果賜年年好,金銀財寶燒化,一敬禮,再敬禮,三敬禮,禮成。



監修宮 敬神安座科儀

敬神安座科儀準備物項

準備物項︰


五菓兩份,四菓壹份發稞兩對(神明與灶君用) 紅圓九碗(神明、灶君與祖先各三碗)
[若是當時也有要將祖先牌位舊厝換新厝,祖先牌位資料內容重新檢視校正者,必須再準備六碗紅圓,四菓一份,於開祖先牌位前,向神明與祖先稟報用]

春、福、壽三角春及新居入宅門聯一套,門神爐帶尾菜頭兩條(吊掛門口用),新的磁碗一把筷子兩把共十組(代表十全十美),

新的掃帚一對,畚斗一個(掃零錢天、地、人三庫入庫用,其中選用一枝為金掃帚,永久保存)。紅燭(鳳梨燭或葫蘆燭等都可以大的一對(神明用,1號或2) ,小的兩對(灶君與祖先用,4好或5) ,鮮花一對,

烘爐一個,精炭許多,鐵桶一個裝烘爐用(桶子中用紅磚隔熱),大隻炭夾一枝(夾炭及提桶用),

大壽金一千(神明爐用) 壽生錢一千(神像用) 壽金(祖先牌位與爐用) 春草灰許多。

六個新的壹圓硬幣與六個壹圓硬幣形狀大小相同的紅紙片(神明爐與祖先爐各三個

零錢一圓、五圓、十圓混合置於紅包袋中,至少十二包,多多益善,視人數而定,為進大廳講好話用。【若該年有閏月,則須準備十三包以上】,

另準備許多零錢與一個新的桶子(紅色塑膠桶即可,將零錢置於桶中,加入清水將零錢淹過即可,稱之為錢水

神明祭祀另需︰

太極金、天尺金、改年經、壽生錢、大神(雲)馬(或神甲馬)、補運錢、花仔錢,
壽金、四方金、大福金。

祖先祭祀另需:

春穀與春米置於紅包袋中各一小包【置於祖先燈前用】,,春穀置於龍邊祖先燈前,春米置於虎邊祖先燈前。


敬神安座科儀

前置作業:
必須先確定房屋坐向,是東西向或南北向,座向直接影響到該年是否合宜入宅或神明安座;譬如天干為的歲次年,是東西座向利年,適合入宅或神明安座,換句話說,南北座向的建築物則不取該年入宅或神明安座(取的歲次年)。

其次,須確認神明廳的規格尺寸,是否正確或是須要變更(門窗位置、廳堂高度、縱深與面寬)、神明桌整體配置是否合乎規格,以及神明金駕是否須要重新油面與開光入寶【廳門是否開龍邊或正中?窗戶是否高於神桌桌面?高度適合何種規格的神彩?縱深是否大於寬度?神明桌、香爐、紅紺燈、神明彩與祖先牌位是否合乎規格?】。

若神明金駕必須重新油面與開光入寶,則須擇吉日吉時送往雕佛社處理,請金駕前須:準備敬果與金紙錢,焚香向鎮宅神駕稟報(今良辰吉日將請神明金駕前往XX某處重新油面與開光入寶,請聖駕庇佑全家大小,一切平安順利!),待半柱香後金銀財寶燒化,先在金駕前化豪光,再將金駕請起過香爐與淨爐,同時取一百壽金(紅字朝外)置於金駕原來位置,並將原來開光筆與開光鏡置於該壽金上,以避免他靈侵入佔用 ,於屋宅門口神明金爐內放入許多壽金(亦即上馬金)並點燃,金駕過金爐進入車內(若金駕多於壹尊,必須依尊卑順序前進),眾人口喊:進喔!進入車子前也須稟告金駕即將進入車內出發。

查核準備物項是否齊全,必須在神明安座科儀進行前準備妥當。

神明廳初步安置:
仔細檢視神明彩與八仙彩配置,神明桌位置與平面(桌腳用壽金調整水平與高度),天公燈位置、方向『龍邊為玉皇大帝、虎邊為三官大帝、面板朝外』與高度(七尺、龍邊略高於虎邊),調整八仙桌方向並綁上桌裙,清潔並檢查神明燈與紅柑燈,清潔神明與祖先用茶杯與茶几。

貼上春、福、壽及門聯,釘上門神爐,掛上帶尾菜頭,新的掃帚與畚斗置於一旁。

準備淨爐並點上束柴與香末,置於神明中尊的位置上;放入新的一元硬幣及紅紙於新的神明爐與祖先爐爐底,並倒入春草灰至適當高度,備便!

祖先牌位資料內容重新檢視校正:
準備六碗紅圓(神明及祖先各三碗),四菓一份(祖先用),於開祖先牌位前向神明與祖先焚香稟報,將戶籍謄本、族譜及或原先留存的資料準備好,提供專人檢視比對,將比對後正確無誤的資料書寫於新的祖先牌位中(此時主人亦必須自行騰寫一份留存),
待祖先牌位處理妥善後,將新的祖先牌位放好,將舊的祖先牌位置於一旁,準備舊爐(祖先爐)換新爐的過爐程序,主人點燃六支香向其祖先敬拜,其中三支插於舊爐、三支插於新爐、使其交香,請示祖先舊厝應於何時燒化,於香柱過半後,從舊爐取十二匙的香灰到新爐中(若該年有閏月,則須取十三匙香灰),靜待過爐程序完成。

淨厝【進行路線淨化】,準備炭火,待時辰一到,將準備好的炭火、錢水及放零錢的紅包,全部拿到舊的神明廳,進行安座科儀。此時新的神明廳所有的初步安置必須完成,所有的燈與蠟燭也必須點亮!

安座:
所有的參與人員焚香向神明金駕敬拜稟報,此時起所有的香都必須用烘爐火點燃,不可以用其他方式點燃,代表祖先由唐山到臺灣,香火綿延不斷,歷代祖先作神作佛保佑子孫。
依序恭請神明金駕及其祖先牌位(此時開始分發裝有零錢的紅包):烘爐火、錢水、壽金︵神明︶、神明爐、神明金駕(主神在前,依排位列序)及開光筆開光鏡、令旗或其他法寶、壽金︵祖先︶、祖先爐、祖先牌位,離開舊的神明廳。
在新神明廳前將壽金點燃於金爐中,待師父唸祈禱文後發號司令,全部人員依照順序過金爐『喊出:進喔!發喔!』,進入大廳,由師父將神明爐、神明金駕、祖先爐、祖先牌位…等等,依序安置妥當【人員進入大廳時,將零錢倒於神明桌下,並講出吉祥話】,將茶杯與茶几置好倒入敬茶,敬菓、金紙錢,一切準備就緒,由師父帶領全體敬拜神明,此為第一落香;

第一落香:是請神明,向神明秉報此次神職位安座及或歷代祖調整的科儀。
第二落香:即可焚化神明的金紙錢。
第三落香:則代表此次神職位安座及或歷代祖調整科儀,一切功成果滿,圓滿完成,即可休息。

敬天:主人家族進入廚房敬拜九天司命灶君。

再由主人全家焚香向其祖先敬拜稟報,

敬地、敬祖先:
當日午時必須敬拜地基主與祖先,向地基主與祖先稟報並答謝。
於敬拜地基主與祖先前,需先準備三牲(五牲)酒禮敬拜神明,向本地方神祇與家中神明報報表,稟報家中已完成安神位的科儀。(三牲用三只酒杯五牲用五只酒杯)。敬拜完成後,牲禮則可用於烹煮敬拜地基主與祖先的菜餚菜碗。

拜地基主與祖先的菜碗數量不限多少,但是碗筷必須遵照七個碗與七雙筷子,若有備酒的慣例,則只須將酒瓶瓶蓋打開,不可倒於碗或杯中。
拜地基主金紙錢用壽金與四方金;敬拜祖先使用金紙錢,在安神位科儀完成後四個月內,一律只使用壽金,四個月後則依照家中長輩者指示使用。

後記

神桌、八仙桌或祖先桌,桌面上鋪以不鏽鋼板為甲等、鋪以玻璃板為乙等、沒有任何保護者為丙等,用不鏽鋼板保護者,代表祖孫三代都能保持桌子不被損傷,則水、火、電源及闔家都能保持平安。

神桌下零錢
在安神位科儀完成的第三天後,從一對新掃帚中取一隻做天掃<或稱金掃帚>!
用此一天掃(或稱金掃帚)及新畚斗掃零錢,(掃時必須有零錢碰撞聲)掃三下,【第一下唸天庫、第二下唸地庫、第三下唸人庫,三才入庫保存。然後撿起所有的零錢,放於紅包袋中,外面用塑膠袋保護,放置於金庫中保存。
最後將天掃(或稱金掃帚)用紅紙或紅膠帶貼紙貼上,註明安神位科儀的詳細日期後,放置於家中最高樓的高處,或吊掛或平置,不可使用!
另一隻掃帚與畚斗則可取之使用。

烘爐火
於安神位的科儀進行中,點香都必須用烘爐火,因此,直到神明爐的第三落香插入後,才能任其熄滅,待烘爐降溫後,放置於神桌下四個月,四個月後則可取出使用,不限用途,過年時可拿來圍爐用。

錢水
放置於神桌下四個月,四個月後桶中的零錢全部取出,置於金庫中永久紀念;而水桶則可拿來使用,不限用途。

帶尾菜頭
四個月後可取下保存留念。

安神位科儀完成後四個月內,必須講好話,尤其嚴禁在廳堂神明前及廚房九天司命灶君前,起爭執打罵!
全文完